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體系
發布時間:2022-03-14 作者:意大利留學_意大利語學習_意大利語培訓【長青藤海外】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部門負責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機構的運作,受高等教育部(MOHE)管轄。教育部門一直享有最高的國家發展預算,這象征著馬來西亞政府對教育的承諾。
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機構(即公立大學、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理工學院和社區學院)在2011年接納了100多萬名學生,其中約93,000名是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相比之下,2011年約有89,686名馬來西亞學生(27,003名獲得資助,62,683名自費)在海外學習。
馬來西亞多民族人口約2830萬,有20所公立大學、53所私立大學和6所外國大學分校;2011年有403所活躍的私立學院、30所理工學院和73所公立社區學院。這些高等教育機構以可承受的價格提供廣泛的高等教育資格。
還有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和新西蘭的各種高等教育機構,通過與馬來西亞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的合作提供結對和“3+0”學位課程。目前,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學,如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和愛爾蘭皇家外科學院都與當地的公共衛生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
馬來西亞20所公立大學中的5所被授予了研究型大學的地位,并獲得了R&D和研究商業化的額外資助。其余15所公立大學被分為綜合大學或重點大學。高等教育部長在2012年新年致辭中宣布,五所公立大學在行政、人力資源、財務和學術管理以及招生方面享有自主權。它們是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圣大學、馬來西亞普特拉大學和馬來西亞技術大學。這一舉措旨在鼓勵本地高等教育機構追求卓越。
高等教育的質量通過馬來西亞資格認證機構(MQA)來保證,該機構負責實施馬來西亞資格認證框架。MQA還負責質量保證和課程認證及其他相關職能,涵蓋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機構。
在高等教育階段,學習機會包括證書、文憑、本科以及研究生學習。本科學習包括學士學位和專業資格,而研究生學習提供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一般來說,文憑級別的高等教育面向持有SPM等中學證書的離校生(通常為17歲以上),而學士學位要求具備STPM或GCE A級等中學后資格或其他同等的大學預科資格(通常為19歲以上)。
馬來西亞歡迎各級教育的國際學生。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學生一直來到馬來西亞,在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機構接受高等教育。今天,馬來西亞排在第11位泰國(Thailand)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際高等教育目的地。
在高等教育層面
有兩類高等教育機構:
- 政府資助的公立大學、理工學院、社區學院和公立學院
-
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即非政府資助的機構),包括:
- 私立學院等非大學地位的機構
- 大學地位機構,如私立大學和大學學院
- 外國大學分校,如馬來西亞莫納什大學和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英語是大多數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學語言。)
高等教育經費
在公立大學學習的學生需要支付學費。然而,這些費用是由政府高度補貼的。私立學校的學生支付全額學費。
在馬來西亞接受高等教育的馬來西亞學生可以獲得多種類型的經濟資助。這些包括來自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獎學金和學習貸款。政府財政援助的主要提供者包括:
- 高等教育部(獎學金處)
- 國家高等教育基金,高等教育部
- 公共服務部贊助計劃
- 各種國家基金會
- 與政府有關聯的公司
通過以下方式向國際學生提供各種獎學金計劃:
- 馬來西亞政府G-G獎學金
- 馬來西亞教育部(獎學金處)
- 與政府有關聯的公司
- 高等教育機構
- 其他商業組織
高等教育層次的學歷
根據馬來西亞教育相關法律注冊的馬來西亞所有高等教育機構授予的資格受馬來西亞資格框架(MQF)管轄。《2007年馬來西亞資格法案》規定設立馬來西亞資格機構(MQA),其主要作用是實施MQF。
該框架規定,一個方案必須達到以下最低學分,才能由經批準的高等教育機構授予學術資格,例如證書(60學分)、文憑(90學分)、學士學位(120學分)和教育學碩士學位(40學分)。通過研究獲得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不具有學分價值。
高等教育提供者
公立和私立教育機構在向馬來西亞學生和國際學生提供高等教育方面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公共和私營部門共同提供了豐富的學習選擇。高等教育機構提供頒發證書、文憑和研究生資格的課程。
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提供者可分為兩大類:
-
公立高等教育機構(政府資助),包括:
- 公立大學
- 理工學院
- 社區學院
-
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包括:
- 私立大學和大學學院
- 國外大學分校
- 私立學院
申請高等教育機構
- 對于公立大學的課程-學士學位(全日制模式)和研究生課程-國際學生必須直接向他們選擇的大學申請。
- 對于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的課程,如大學預科、文憑、學士學位和研究生課程,學生必須直接向他們選擇的機構申請,該機構必須獲得馬來西亞內政部的批準才能招收國際學生。
教育管理當局
一般來說,馬來西亞的教育結構可以分為學前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前,教育有兩個管理機構:學前教育部門(從學前教育到中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歸教育部管轄,而高等教育部門歸高等教育部(MOHE)管轄。2013年5月,這兩個部合并為一個實體,命名為馬來西亞教育部(或馬來語的馬來西亞教育學院)。
結論
教育在馬來西亞建設一個富有活力的國家、鼓勵建立一個公正的社會以及保持可持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正是通過教育,一個國家可以發展全球競爭力,建立知識經濟,并保持可持續的環境發展。
根據《2013-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藍圖》,教育系統將側重于改變結構要素,使其符合高效教育系統的國際最佳做法。為了讓學生為未來的需求做好準備,將對教育的每個階段進行結構調整,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為各個層次的馬來西亞人提供最好的教育。
為了實現成為卓越教育中心的目標,政府將超過20%的國家預算用于教育和培訓。國家的目標包括:確保40%的17-24歲年齡組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為所有兒童提供小學教育;確保60%的公立大學講師擁有博士資格;到2015年有15萬名國際學生在高等教育機構學習。目前,馬來西亞已經成為國際學生的熱門目的地,在國際學生入學人數方面排名世界第11位。